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伤害的标准定义是:伤害是由于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以及电离辐射等物质以超过机体耐受总程度的量或速率急性作用于机体所导致的。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溺水和冻伤),伤害是由于氧气或热能等基本物质的急性缺乏所导致的。 伤害可分以下几类:(1)交通事故(2)跌伤/跌落(3)溺水或近乎溺水(4)被下落物击中(5)打击/与人或钝物撞击、敲击伤(6)锐器伤(7)窒息(8)电击伤(9)烧烫伤(10)动物致伤(11)机械伤(12)中毒(13)其他 伤害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以下七类:(1)导致各种非故意伤害的行为,如车祸(2)导致各种故意伤害的行为,如打架(3)物质性成瘾行为,如吸烟(4)精神性成瘾行为,如网络成瘾(5)导致各种性传播性疾病(包括艾滋病)(6)各种不良饮食行为;(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几乎所有“健康危险行为”都可积极预防,进而减少伤害的发生。青少年有良好的可塑性;只要提供适当的教育,积极的干预、引导他们及早转变态度,可彻底纠正。因此预防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应从儿童、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校内校外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护: 1.树立良好安全意识,养成自护习惯。 儿童成长期间是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儿童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行为,有效避免伤害。引导儿童敢于求助提高自护能力。监护人在引导儿童自护意识时,要引导儿童表达意愿的能力。要告知儿童父母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常识及、、等求救电话含义。 2.创造安全外部环境,增强幼儿体能。 减少外部不安全因素,营造儿童安全成长环境。在社区、学校、广场、公园等儿童喜爱玩耍的区域,设置更多的安全警示牌,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部门合作及安全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儿童安全防护体系。 3.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条件让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能锻炼。合理组织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跳绳、体育游戏。开展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幼儿体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uvipmall.com/zysx/1360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