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发病病因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酒精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快速减肥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临床表现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与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以运动时脉搏为~次/分钟,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20分钟内消失为宜。 (4)适当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降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也可用丹参、山楂、草决明、泻泽、柴胡汤、五苓散等中药治疗。 三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应用《臭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选取新疆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6例,按患者意愿分为三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护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前列腺素F-2a和瘦素水平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瘦素差值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前列腺素F-2a治疗前后差值水平差异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2)。提示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水平,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抵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远期预后可能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臭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3例临床观察》选取了9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适当活动,控制饮食中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饮食。治疗期间禁止患者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给予基本相同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用三氧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减轻,体质量增加,肝功能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臭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疗效观察》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三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以及血脂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10.00%,而对照组则为73.33%、26.67%,可见,观察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应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三氧治疗脂肪肝作用机理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和内质网的负担,降低其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营养素、激素、维生素的代谢。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三氧能将脂肪酸键断裂为过氧化氢(H2O2,)、OH重叠,此反应能使血浆和红细胞膜上的脂溶性毒物转化为水溶性物质经尿液排至体外,因此有改善肝脏脂肪代谢,阻止脂肪肝向肝硬化转化的治疗作用。 三氧能使胆固醇的A5、6双键断裂,此可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TG,对预防脂肪肝可能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失调、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三氧的强氧化作用可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治病物产生的毒物氧化分解,可减轻肝脏的负担。 日常预防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慎用药物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保持心情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德国卡特三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