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吃日 作为口吃患者 他们敏感、恐惧、紧张 总是在想为什么就自己结巴? 想努力面对 尝试过很多方法想要克服口吃 但是每次说话… 越说越卡,越卡越气 还经常闹出不少笑话 以至于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今天我们就跟着 医院 行为发育儿科、心理门诊主任张晓敏 一起正确认识口吃病 学习矫正技术吧 口吃俗称“结巴” 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 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 据统计 儿童口吃的发病率高达5% 口吃多发于2-5岁的孩子 门诊就诊的孩子多见于3-4岁 少数发病于6岁后 孩子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家长要提高警惕张晓敏介绍,绝大部分口吃是在患者儿童时期发生和形成的,成年后发生者很少见。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应立即带孩子去专业治疗中心去治疗: 1.费力说出词汇,音调升高,气流中断; 2.不能表达时表现沮丧,出现如眨眼、点头或面部歪扭等继发症状; 3.害怕与人交谈或逃避特定的单词或语音; 4.多次重复或部分单词的重复。 学龄前期儿童的口吃症状 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01 正确示范法父母用一种和蔼温柔的表情和态度,从容不迫地说出一句话,让孩子跟着学一遍。开始如果讲不好,切忌急躁,应耐心引导。 孩子稍有进步,马上赞扬鼓励:“对,就这样慢慢讲,你看,比昨天又进步了。”必要时可以采用贴红花的方式,激励孩子的正性行为。 02 缓慢对话法平时与孩子谈话时,让他慢慢讲,特别是开头第一句,甚至头一个字,更要慢而再慢。家长要极耐心地倾听,不要忙于插话,不要用插话代替孩子要说的话。 孩子说完话时,过一两秒,家长再做反应,然后用慢节奏回答孩子,并尽量用孩子刚才用过的词语。与孩子这样有意识地对话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对他的爱和接纳。03 唱歌朗读法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读课文时并不口吃,这是因为这种语言活动中的节奏感使然。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课文、说儿歌,使其掌握语言的节奏,再进一步引导孩子以读课文的节奏来说话,一点点地过渡。 04 节拍训练法孩子说容易结巴的语句时,家长可以打拍子,打一拍说一个字,一字一字慢说,也可以利用音乐节拍伴奏练习。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有节奏的运动,如跳格子、拍皮球、跳绳等,有助于孩子改善说话的节奏。 孩子出现口吃 家长要正确引导,耐心纠正 不要过分担心、焦虑 甚至批评、打骂 这样只会让孩子对说话更加紧张 甚至回避语言表达、交流 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人群存在 请不要嘲笑Ta 说不定你的一次无心 正在扎刺Ta脆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