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升入大班以后,增加了晨练材料——跳绳。新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幼儿的不同情绪反应:有的觉得跳绳以前都是哥哥姐姐玩,现在我们也能玩了,产生了自豪感;有的则在与跳绳的互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在面对跳绳的时候,有的幼儿会非常主动地尝试跳绳,有的幼儿则会选择躲避跳绳。但是每个幼儿都要学会跳绳,我们与跳绳的故事也就此展开了。 跳绳体验小米:这跳绳也太难了,我跳不好。 依依:哼,这个跳绳总是甩不起来,也跳不起来。 嘟嘟:我发现我甩了跳绳,也跳了,但是跳绳总是落在脚的前面。这是什么情况啊? 文昕:这个跳绳总是不听我的指挥。 班班:跳绳太难了,我还是选择其他运动吧。 越越:我也觉得难,但是,我喜欢多跳跳,也许就能跳过去呢。 强强:我试了很多次,有时候我可以跳一个,其他时候我一个也跳不过。 在初次接触跳绳时,我们发现跳绳活动给幼儿带来了情绪上的压力,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幼儿能够说出跳绳时遇到的问题,想要尝试完成连贯的跳绳动作,但是无法把握跳绳的方法。于是,我们鼓励幼儿记录玩跳绳时的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对于技能性活动,要避免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所以不强调跳绳的数量,而是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探索跳绳。 梳理关于跳绳的问题谦谦:为什么我总是跳不过去?是不是因为我跳得太快了?是不是绳子太长了?我的脚总是在绳子的前面。 芝怡:跳绳太长了,我在跳绳的时候喜欢跑来跑去,所以我跳不过去吧。 壮壮:我觉得我跳不过去是有好几个原因的。 1.跳绳太长了。 2.为什么我会一边跳,一边往前? 3.这个草坪不好跳。 4.我有个想法,我们在圆圈里面跳。 班班:跳绳会打到其他小朋友。 嘟嘟:有的小朋友不玩跳绳。我们要爱护跳绳。我感觉草地让跳绳减速了。 小仔:我可以跳一个,楚然总是跳不过去,我让她不要跳得太早。 幼儿能够用绘画及符号表征的方式,呈现玩跳绳时遇到的问题,在此期间大家会交流跳绳的玩法及心得,并给予对方建议,同时在跳绳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