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听枫 最近有个新闻,让年轻人蹊跷,让父母紧张: 一名家长花了2万给孩子报了跳绳班。 年轻人发来「问号脸」:是这届孩子不行,还是家长太差劲?学跳绳还要花钱报班? 面对这种疑惑,我只想说: 年轻人,是你思想太简单,阅历还太浅,还缺个娃娃正在上小学和幼儿园。 否则,你不会对跳绳这件事有这么多误解。 跳绳,跳绳,逼疯这届家长的酷刑。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一位妈妈教孩子跳绳的魔幻经历! Q:您家孩子多大啦! 一年级,正是被跳绳重点折磨的年纪! Q:我觉得跳绳没那么重要吧?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一分钟跳绳」现在是小学生们必备的体育技能、升学的必考内容,甚至还决定了能否评优、评「三好」,你说重要不重要? Q:那一分钟跳多少个才行? 不多不多! 17个是及格, 是优秀,上不封顶! Q:那你的娃能跳多少个? 超乎你的想象! 5个! Q:那你觉得教孩子跳绳难吗? 难于上青天! 灵活的娃都是相似的 不协调的各有各的不幸 跳两次摇一次绳,跳一次摇两次绳, 考验默契的时候,总是掉链子。 是我的绳不够长,还是跳太高 为什么绳子总是卡住脑? 人倒是挺有劲儿,一蹿几尺高, 但绳子撂地上纹丝儿不动! 绳子绳子,难道你不想要飞一般的感觉吗? 跳个绳,不是绊住脚,就是勾着腿 一不留神就趴地打滚 我就纳了闷儿了 Q:那还有别的难度吗? 有!你得懂点遗传学! 不然,你可能每天都在愤恼地思考: Q:看来教跳绳,把家长急得不行! 急得人格分裂! 绳子还是那根绳子, 可父母再也不是当年的父母。 过去,看见孩子跳绳,大声斥责: 「小兔崽子,还不滚回家吃饭!」 现在,看见孩子吃饭,笑嘻嘻哀求: 「小祖宗,一会儿跳绳好不好?」 Q:那一般谁陪孩子跳绳呢? 全家都出动了! 妈妈指导,爸爸围观, 爷爷拿水,奶奶擦汗, 上一次我们全家这么行动一致, 是他出生那天! 全家都魔怔了! 不管去哪儿,都要帮孩子带着绳; 不管在做啥,都要让孩子跳会绳! 车站等车,练一练; 景点排队,跳一跳; 饭店等位,摇一摇!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生家长的口头禅 已经从「把饭吃了再去玩!」 变成了「把绳跳了再去玩!」 Q:看来跳绳急不得! 你不急我不急,老师就得跟你急! 不光要让家长教跳绳, 还要天天在家长群、朋友圈视频打卡。 Q:孩子不会跳,父母可以做示范呀? 别提了,差点要了老命! 为了鼓励孩子,我天天亲自上阵一起练! 胸跟肚子颠得生疼,一身肥肉上下乱蹿, 跳得上气不接下气! Q:那让爸爸来教! 那更要命了! 爸爸教起跳绳来,像口大缸砸地上, 肥肉与裤子乱坠,腰带与手机齐飞, 腰酸腿疼就算了,刚教两天就把脚崴了。 辅导作业受的是内伤, 教跳绳受的都是外伤! Q:教跳绳这么难,要不放弃吧? 为了分数,绝不屈服! 对于老母亲来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 一看到会跳绳的孩子, 就赶紧跑过去追问人家妈妈: 「你家这绳好使吗?」 「用啥方法学得这么快?」 妈妈们还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