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经意的小动作,也许就伤害了孩子的脊柱

发布时间:2017-4-12 14:05:07   点击数:
严妈

浙大毕业的资深宝妈,高级育婴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分享靠谱实用的育儿知识!

很多人觉得,孩子抱在怀里只要不哭不闹,那么孩子就是舒服的。所以,很多家长在抱孩子的时候大多比较随意。

但其实,你抱孩子时的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孩子脊柱的健康。

婴幼儿时期是宝宝脊柱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做了一些伤害宝宝脊柱的行为,导致脊柱发育不良,不仅会为脊椎疾病埋下祸患,还可能造成宝宝驼背、高低肩等问题,影响宝宝日后的个人形象和气质。

那么,平时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预防孩子脊柱出问题呢?

严妈秘笈

睡硬板床、调整习惯、增强锻炼

妙招一:睡硬板床

人的脊柱从侧面看是弯曲的,医学上称之为“生理弧度”,若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长期平卧在过于柔软的床铺上,身体的自重会使脊柱的“生理弧度”改变或者消失,从而出现不适或疼痛。

妙招二:调整习惯

孩子的脊柱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坐立习惯。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脊柱的健康。

跟着严妈做——

1、休闲时,不要让孩子半倚、半卧在沙发扶手及床靠背处看书、看电视。

2、不要让孩子过久地使上肢前倾和腰部向前弯曲,尽可能减小脊柱的前曲弯度。

3、不要给孩子穿过大的鞋子。鞋子的不适会影响孩子脚踝的用力,间接性的影响到孩子的脊柱。

妙招三:增强锻炼

适度的运动永远是会对身体产生良好的影响的。“宅”成为了很多孩子的代名词,一回家之后,就是宅在家里不出门,而病根也就在这些时间内悄悄的被埋下了。想要预防孩子脊柱病,一下这几个运动会更加的有效。

跟着严妈做——

1、走平衡木(地板上画根直线代替亦可)。沿着直线单脚站立,然后是单脚跳,接着是用脚跟走路和脚尖走路,训练孩子平衡能力的同时提高注意力。

2、跳绳。这是针对距离感、空间感掌握不好的孩子,可以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

3、袋鼠跳。自己做一个大布袋,然后让孩子站到布袋里面,学袋鼠跳。这是针对过于敏感、容易紧张、脾气暴躁、爱咬手指甲的孩子,以训练他们的触觉。

4、球类运动(小伙伴间相互抛球)。训练的是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严妈微课堂

★伤害孩子脊椎的5大行为:

1、过早竖抱宝宝

3个月以内的宝宝脊柱非常柔软,竖抱的姿势会增加宝宝脊柱的压力,长期过重的压力可能会使脊柱出现不正常弯曲,最终导致脊柱发育畸形。

当我们竖抱宝宝时,宝宝头部的重量基本全部压在颈椎上,容易造成颈椎的损伤,而这些伤害当时不易发现,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

2、抱不离手

一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少哭闹或睡得更好,习惯将孩子抱在怀里,时间长了,不仅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心理,变成只有大人抱着才肯睡、一放下就醒的习惯,也不利于宝宝的呼吸换气,并使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如果这一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增加宝宝驼背的几率,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3、过早让宝宝坐立

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三翻、六坐、八爬......”,家长不要过早让宝宝坐立,应让宝宝自由发展,否则反而不利脊柱的发育。

姿对脊柱要求非常高,宝宝在6个月以前脊柱未发育到相应的状态,无法承担身体的重量,脊柱就会变得脆弱并影响发育,甚至弯曲变形。

4、过早让宝宝坐婴儿推车

6个月内的宝宝骨骼柔软,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如果长时间坐婴儿车,不仅可能驼背或脊柱侧弯,还会影响内脏器官发育。

5、长时间玩电子产品

现在,很多孩子小小的年纪却已经开始迷上了电子产品。为了图安静,很多爸妈也是孩子一哭闹就拿出手机、ipod。

玩电子产品时不正确的姿势无形中会增加脊柱和颈椎的负担,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宝宝驼背和高低肩,还会导致颈椎病、近视眼的形成。因此家长一定不能放纵!

严妈说

大多数人认为“脊椎病”对于儿童来说很遥远,怎么可能把颈肩腰腿痛与儿童联系起来呢?

然而事实是,脊椎病离孩子并不遥远,由于儿童柔韧性的特点,其潜在的病情往往不易觉察。而也就是因为这迟到的发现,往往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终身遗憾。长期的睡姿、坐姿、站姿不正确,都会造成脊柱侧弯和骨盆的扭曲。所以,平时养成好习惯很重要,家长在抱小婴儿时也要多小心哦!

推荐阅读

回复“13”查看,文章《常给孩子吃这个,难怪长不高!》

回复“12”查看,文章《人生第一步尊重:宝宝的私处护理!》

回复“11”查看,文章《和明星一样,开练辣妈腹部减肥大招!》

回复“10”查看,文章《0-3岁宝宝怎么健康喂养?走出误区!》

回复“9”查看,文章《宝宝长高的秘密,你全知道吗?》

长按识别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是否传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uvipmall.com/hsts/1360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