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2147.html 缘由 周天()晚间,一周一度的家庭会议如期举行。下一周的开始,意味着亮仔上小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就要开始了。为了让亮仔的寒假过得内容丰富多彩,意义十足。我们和亮仔一起讨论了假期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课外阅读、练字、跑步、跳绳、听音乐、看电影等等。末了我提了一个小建议:记一篇周记。 从周记变成日记 亮仔妈妈认为周记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毕竟到一周结束的时候,再让孩子来回忆一周里边有趣的事情,实在还是有点难度,毕竟这对于大人来说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事情。那怎么办呢? “不如,我们记日记吧?每天写下来一句话,到一周结束的时候也就成一篇周记了。”亮仔妈妈建议道。 可我觉得这样实在是太小瞧亮仔了,亮仔可是一口气写出了多字的小伙子。区区一句话,实在有点不过瘾。而且,一句话并不能把一件事情表述清楚。思考片刻,我提出了另一个大胆的想法:“这样吧,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事情,但是能让我们记忆深刻或者有趣的事情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但每周下来,我们总还是能碰到一两件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遇到了有趣的事情,我们就写一篇小日记,把这件事情记录一下就好了。如何?” 话一出口,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反响。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记得我小时候,老妈让我记日记,我可是个不愿意,理由很简单:第一,我又不会写。第二,即便你告诉我了怎么写,可我还是不想写,因为我没有动力,毕竟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在做。记日记的好处太长远了,对我来说,当下看不到。枯燥无聊是我最真实的感受。记得当年,我有一个哥哥,他上小学的时候,家人也让他记日记,他很不喜欢,但还是做了。当时就写过一篇经典至极的日记。日记的内容简单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交代得一清二楚。其实就是一句话:“今天,我拉了一泡屎,是稀的。” 说实话,我当时很佩服他的日记,理由很简单,你们大人要我写的东西,原来这么短的一句话也能说明白啊。可我老妈当时就警告我,日记不许这么写。可到底写什么呢?我咋觉得天天都没啥可以记录的呢? 一个人的日记变成全家人的日记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又补充了我的话:“但是,这个日记不是亮仔一个人的事情,因为如果是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三个人一定都参与了。那我们就可以每个人都写一篇小日记。记录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然后大家彼此朗读分享。亮仔,你会发现,同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观察角度都非常不同。” 倒是亮仔,听得糊里糊涂。毕竟,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他记日记,他还没有痛苦过呢。这一个学期下来,写作经历仅局限于一次学校投稿、一次语文写作和几次语文测验的简单写话。 于是,我接着说:“亮仔,爸爸给你举个例子。这周我们去了万达,一起去玩了大玩家的游戏机,对吧?” “嗯,是的。”亮仔听完,边说边点头。 “可是,我们三个人,在万达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相信吗?” “啊?不一样?我们不是在一起吗?怎么会不一样呢?”亮仔对我的话,有点不相信。 “好的,我来做个示范,你看看。咱们先来说说你,如果是你,你的日记可能会是这样的:‘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万达。在万达,我们玩了大玩家的游戏机。这里有我最喜欢的大脚车、赛车、打恐龙。我玩得很开心。后来,我们还去了超市,购买了很多下周做早餐的用品。对了,我还买到了三样玩具呢。我很开心。’差不多吧?差不多,这就是你看到的万达吧?”我问亮仔。 “嗯,没错!大脚车超级好玩!”亮仔一下子又激动了起来,感觉好像又要身临其境了。 我示意他静下来,接着说:“好的,接下来是妈妈的日记:‘今天和亮仔爸爸陪亮仔在万达的大玩家玩游戏。因为我不怎么爱玩游戏,所以我就在游戏区的凳子上坐着休息等他们。休息区不怎么热,感觉还有风,于是我把围巾当成了头巾。哎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好无聊,好冷啊!’这是妈妈的,还有我的呢。我如果写,可能会这么写:‘今天万达陪儿子玩游戏,和以前一样,还是很累。因为儿子的个子还不够高,玩赛车游戏,还是需要我给他踩油门,踩得我真累!’你看看,我们三个人的日记一样不?” 亮仔笑了,他终于知道了,原来三个人写出来的东西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亮仔妈妈听我这么一说,非常赞同,她赶忙对亮仔说:“亮仔,爸爸今晚的这个建议真是超级棒,简直就像点亮了一盏灯泡啊!” “怎么样?我们三个人一起写日记,你会听到不一样的经历呢!你觉得如何啊?”我追问亮仔。 “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你们写得肯定比我快啊。”我心里一阵高兴,因为他没有拒绝,反倒是在思考写日记的时候他会遇到的困难。 “写得快,很正常啊。但是我们不会催你。你把你认为需要说的话都写出来就好。我们的写日记活动,谁最后一个写完,活动才算结束。一周不多写,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咱们三个人就一人写一篇。这样可以吧?”我反问道。 “嗯,这样就行了!” 好开心,亮仔接受了! 写在最后 让孩子去做的事情,理论上讲,有家人的陪伴式参与,会让孩子的参与意愿和持久性更强。凭什么大人总是一个劲儿地告诉孩子自己当年多么神勇?凭什么现在就不做了呢?凭什么只让孩子做? 身为父母的我们,把这些问题从孩子的视角抛出来,我们就该知道怎么做了!什么我当年多么爱看书,我当年日记写得多么好…… 快醒醒吧!快算了吧!要是真的够厉害,那就现在做起来!给当下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我认为:这才真的是在对的道路上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uvipmall.com/hsts/143649.html |